首页 > 阿拉善动态  

南斯勒玛:戈壁绿洲上永远的红星

来源:阿拉善日报  2019-7-15

 

1983年9月,南斯勒玛(前排左二)在全区民族团结大会上受表彰。资料图

 

  作为我盟第一届政协委员和党的十四大代表,额济纳旗赛汉陶来苏木孟格图嘎查原书记南斯勒玛老人虽然已退休多年,但只要一提起她的名字,广大农牧民群众依然会竖起大拇指,称赞她是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基层群众的贴心人。

  今年78岁的南斯勒玛由于疾病缠身,腿脚行走不便。即便如此,她依然关心着国家大事,心系着孟格图嘎查牧民的生活。说起在嘎查任书记的过往,老人立刻来了精神,她说:“我出生在额济纳,16岁开始当基层干部,先后担任过孟格图嘎查会计、副队长、副书记、书记。几十年来,我一直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工作,有幸成为了这片土地变迁的奋斗者和见证者!”

  孟格图嘎查原是一片荒凉戈壁,然而就是在这片人烟稀少的土地上,南斯勒玛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模范行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带领孟格图嘎查牧民认真落实草畜双承包责任制,送走了贫困与落后,走上了一条奔向文明富裕的道路,使孟格图从一个偏僻落后的纯牧业嘎查一跃成为全盟勤劳致富的“明星”嘎查。

  时光如流水,岁月的酸甜苦辣像一道道年轮深深印在了南斯勒玛的心里。老人印象最深的,当属1983年的草畜双承包责任制改革。“那时,草畜双承包责任制改革对于我这个偏远牧区的牧民来讲,是从未经历过的新鲜事儿,大家都不知道该如何实施。当时嘎查情况概括来说就是困难户多、新来户多,集体牲畜少、可利用草场少,牧民们习惯于靠天养畜和吃‘大锅饭’,人均收入一直在400元左右。如何公平合理地迈出改革的第一步,真是一个难题啊!”南斯勒玛老人回忆说:“为了落实草畜双承包责任制改革,我把党员干部召集起来,反复学习中央有关文件,统一认识,挨家挨户摸清草场底数,研究实施方案。”

  “通过学习研究,最终,我和嘎查党支部选定了‘作价保本’(承包基数归集体所有,上涨部分归属个人)的承包形式,并制定了以人定畜、以畜定草的承包方案,无论老户新户、蒙古族汉族,只要是孟格图嘎查的牧民,都一视同仁。这个方案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南斯勒玛说。

  按照嘎查统一的分配标准,南斯勒玛家可以分到500多只羊,可作为书记的她只要了250只,把其余指数让给了五保户和贫困户。为了照顾年老体弱人员,她把自己的部分草场让给了汉族牧民李先吉,自己到较远的草场去放牧。在南斯勒玛的带动下,草畜双承包责任制改革得以顺利实施。

  为发展嘎查经济让农牧民实现增收,南斯勒玛着眼于牧区的远景规划和新牧业基本建设,重点发展了育羔暖棚技术和五配套(林、草、机、水、料)高效益草库伦建设,带领大家种树种草。1988年,嘎查牧民人均收入提高到2500多元,户均收入万元以上,居全盟之首。一个偏僻落后的纯牧业嘎查,在5年中一跃成为全盟勤劳致富的典型,并连续4年被评为额济纳旗无事故、无犯罪、无案件的“三无”嘎查,多次被评为苏木、旗、盟和自治区先进集体。

  “我是一名党员,既然组织把这副担子交给我,我就要努力挑好。不仅要发展经济,还要让困难群众在生活中时时感受到党的温暖。”坐在轮椅上的南斯勒玛动情地说。

  因为工作成绩突出,南斯勒玛先后被评为旗、盟、自治区级“三八红旗手”和全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并当选中共十四大代表。1990年,自治区党委向全区发出“向南斯勒玛同志学习”的号召。时任自治区主席布赫到孟格图嘎查调研时,曾命笔称颂南斯勒玛为“戈壁绿洲上的一颗红星”。

  “这些荣誉的获得,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培养。这么多年,我只不过是做了基层书记应该做的。”至今,南斯勒玛老人仍完好保存着她的各种荣誉证书、奖状和奖章,以及当年一些重要的工作笔记。“现在嘎查发展生态旅游业,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水电暖齐全的宽敞砖瓦房,许多农牧民还搬迁到达来呼布镇住上了楼房,生活条件改善太多了。嘎查除了发展生态沙产业,还有许多牧户从事餐饮、旅店、运输等第三产业,几乎每家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这一切都是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的,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南斯勒玛对今天的美好生活由衷地感慨道。

  “现在党和政府为我们老百姓考虑得越来越周到,我的生活也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很幸福!”南斯勒玛老人望着窗外灿烂的阳光说:“现在我老了,腿脚行动不便,要是再年轻几十岁,我一定还要为党的事业多做贡献!”本报记者赵晓丹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