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北京”定远营

     定远营(现称巴彦浩特)是阿拉善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盟府和阿拉善左旗旗府所在地。它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九年(1731)清政府馈赠定远营为阿拉善和硕特旗札萨克多罗郡王阿宝的驻地,故又俗称为王爷府,因当时城平面呈卧牛形状又别称“卧牛城”。
   
定远营城池依山取势,东高西低。原来的城墙大部分为夯土筑成,上端用青砖砌成,并留有打仗用的垛口。城池周长三里三,建有南门、东门两座,西北隅有城楼,北城墙居中建有一座关帝庙,南城门外建有一条商业街(今巴彦浩特南大街) 
    城内街道巷舍排列有序,甚为整齐,城中有王爷家庙(延福寺)、城隍庙、财神庙,王爷近支、旗下官吏、上层喇嘛所住房屋及商肆店铺等均位于城西北部。
   
 定远营传统民居建筑的布列形式具有井坊制特点,纵为街头横为巷,院落依次并列横排,座北面南各院基本形状相似但工艺做法差异较明显,体现了地位和经济的不同。传统民居根据本地区自然气候因素,形成了厚墙平顶,典雅的装修设施,配套的四合院式组合,既有西北特有的宁夏式传统民居保暖、简洁的特征,又有北京四合院装修华丽的特色,而最为壮观者首属王府及延福寺。
   位于城内中东部的王府建筑群,完全依据《大清会典》郡王府等级营造,纵深三进,分三路横向布列,中路为札萨克办公之所,其等级为王府群级建筑中最高。东路为王爷福晋起居生活之所,西路为仓廪后勤执事所用,王府东侧依山而建王府花园。
     定远营南城门与之相对的大道,跨越三道河沟,相当于定远营的外城,它是后来定远营商业发展区段,沿街的店铺全部是明清京城风格的建筑,店铺后面的院落也完全是北京四合院式建筑。

定远营城的建筑,是阿拉善和硕特蒙古族及定远营镇区发展进步的一个标志。从生产生活方式上讲,它标志着阿拉善和硕特蒙古族从游牧走向定居的转变;从经济发展上讲,它标志着定远营镇区从单一的畜牧经济开始向商业经济转变;从文化上讲,它标志着定远营镇区从游牧文化向都市文化的转变。

而促成这种转变的决定性因素有二,一是满清与蒙族的联姻,二是定远营城的建立。满蒙联姻,是满清王朝控制笼络蒙古各旗的一种普遍策略,但满清王朝与阿拉善和硕特蒙古的关系又格外亲密。在阿拉善九代十王中就有八代九王,即从第二代旗王阿宝开始,到最后一代亲王达理札雅,都与满清皇室结亲,堪称世代联姻。有史料可查证的有29人次的联姻嫁娶,其中仅娶回皇室各亲王、郡王、公、及贝勒的公主就有12人。这对49旗之外的特别旗而言,实属殊例。这种联姻,打开了阿拉善旗对外开放的渠道,直接的后果就是引进了先进的京城文化,带来了京城先进的技术、工艺、生活方式和文化信息,启动了定远营自身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末代王爷达理札雅,自幼在北京长大,接受了“五四”新文化思想的影响,比历代王爷都显得开明、进步。袭位后锐意改革旗政,保境安民,发展经济,兴办教育,在政治风云急剧变幻的历史时期,巧妙周旋于地方军阀和国民党政府之间,在其执政的十八年中保持了定远营地区的繁荣兴盛,最后于1949年9月23日顺应历史潮流,宣布与国民党政府脱离关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阿拉善得以和平解放。自此,阿拉善旗结束了252年的封建王公统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这一壮举成为阿拉善旗历史上的一个亮点。

定远营内联银川,外接漠北,西通新疆,处在朔方保障、沙漠咽喉这样一个西北战略要塞的位置上,是商贸交通的要道。定远营城的建立,聚集了人口和经济,方便了往来商贸运输,吸引了商贾客户入住,有力地促进了商业经济发展和商业文化的兴起。据史料记载,这里集中了甘肃、山西、宁夏、绥远、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客商,往来频繁,输进粮、茶、酒、烟、糖、棉、布匹、丝绸等,输出皮、毛、肉、苁蓉、甘草等。当时的定远营城内外有大小商店百余家,可见当时商业之繁华。

定远营城始于清代,兴盛于民国。世代与皇室联姻和王府的营建,为它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文化和物质上的条件,最终形成了定远营以建筑为表征,以商贸为基础,以文化为内涵这样一个对封闭落后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来说特有历史景观,定远营因此获得了塞 外“小北京”的称号。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