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系我们 > 北京联络处简介  

阿拉善盟行政公署驻京联络处志(1992----2015年)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行政公署驻北京联络处(以下简称“联络处”)于1992年10月27日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是阿拉善盟行政公署派驻北京的综合办事机构,为盟级财政全额拨款的准处级事业单位,人员编制5名,实有人员12名,车辆5辆。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甲8号中雅大厦C座12层 

    主要工作职能:沟通并加强与中央、国务院各部门和北京市及驻京各有关部门、单位的联系,为阿盟经济建设和和社会发展服务;宣传阿拉善;开展横向经济协作,增进地区间的友好往来;为阿拉善盟的重点工程、生态治理以及其他事务的联系等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搞好对外联络和服务工作;负责盟级领导赴京的接待工作。

    主    朱晓猛(2010年8月—现今 兼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副秘书长)。

    联络处现下设:综合部、信息部、公共服务部

一、机构沿革

一)机构性质、编制及职能沿革

    19926月,阿盟盟委行署决定在北京设立驻京办事机构,由当时在北京朝阳区挂职的时任副盟长的达来同志负责落实。 1992825阿盟行署第十五次常务会明确,联络处全称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行政公署驻京联络处,为盟行署驻外办事机构。由赵河彦同志临时负责联络处的筹建工作。 

       1992102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以京政办函(1992148号文批准设立,同年128日,阿盟行署署发(92114号决定:联络处规格为准处级事业单位,隶属盟行署办公室,人员编制8人,车编2辆。阿盟行署副秘书长巴图布音兼主任,赵河彦为联络处副主任。 主要职责和任务是:为内蒙古吉兰泰碱厂和阿拉善盟孪井滩引黄灌溉工程等两大重点工程建设搞好对外联络和服务工作。沟通并加强与北京市及驻京各有关部门、单位的联系,为阿盟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牵线搭桥,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开展横向经济协作;开展阿盟与北京市的信息交流和其他双方感兴趣的交流、联谊活动,增进两地之间的友好往来;宣传阿拉善盟,使我盟的名优土特产品打入北京及全国市场;负责盟级领导赴京的接待工作。
    联络处筹建和正式设立后,均与吉兰泰碱厂建设指挥部驻京办合署办公。由赵河彦副主任主持工作,兼任吉兰泰碱厂建设指挥部驻京办主任,租借朝阳区关东店28号86平方米四间房开展工作。 

    1995年机构改革,按“五定”方案定编5人。实有人员2名。 

    1995年12月驻京联络处迁址至石景山区八角南里17栋8门101号。 

    1996年年检登记时,由北京市经委将联络处的名称纠正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行政公署驻北京联络处 

    1996年10月,吉兰泰碱厂建设指挥部驻京办撤销,3名工作人员撤回。

    2000年巴图布音调任阿盟工会主席,不再兼任联络处主任。

    2004年9月任赵河彦为联络处主任。2008年12月赵河彦兼任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副秘书长。

    联络处自92年成立至2008年,共得到盟财政拨款总计140万元,形成固定资产28.4万元。在硬件建设上只能维持,不能发展。2009年起至3月,联络处先后增配接待用车两辆,人员增至4人。为进一步完善联络处的硬件设施,改变“有车有人,无场所”的工作环境,2009年3月下旬,经盟长办公会议研究,由盟财政出资近两千万元,购买了位于海淀区北蜂窝甲18号中雅大厦C座7套房屋,总建筑面积1128.78平米,地下停车位4个。同年8月18日,正式迁入设施齐全的新址办公(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甲8号中雅大厦C座12层和13层1303号),从根本上解决了联络处长期以来居无定所的困窘局面,为联络处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职责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历任领导名录(1992年-——2015年) 

    主    巴图布音兼(1992年—2000年) 阿盟行署副秘书长

    副主任  赵河彦(1992年—2004年8月主持工作)    

    主    赵河彦(2004年9月—2009年6月;2008年12月兼任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副秘书长)

注:自1992年联络处成立以来至2004年,联络处的工作一直由赵河彦同志主持。

副主任  陈双全(2009年7月—11月主持工作);

   陈双全(2009年12月—2010年8月,兼任阿盟行政公署副秘书长)。

   朱晓猛(2010年8月—现今 兼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副秘书长)。

二、制度建设

联络处成立初期,根据行署办、自治区驻京办党委、国家机构改革的精神,在认真学习和总结其他省市办事处、联络处的经验和实践的基础上,先后制定了《联络处工作人员守则》、《汽车驾驶员岗位职责》、《会计岗位职责》、《出纳岗位职责》、《信息员岗位职责》、《财务管理制度》、《车辆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以适应一人多岗,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今日阿拉善》网站运营后,针对信息网络先后又相继制定了信息发布、审核、登记管理制度》8项网络管理制度,以确保《今日阿拉善》网正常运营,为宣传阿拉善发挥积极作用。2010年后,联络处针对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将机构设立为三个部门。先后制定试行了《驻京联络处员工管理手册》等11项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能职责,规范服务流程,不断提高服务水平,逐步形成和完善了工作制度。

三、主要工作

    1992年以来,联络处在阿盟盟委行署内蒙驻京办党委领导的亲切关怀和行署办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盟里的工作重点,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依靠自身优势,充分发挥了“窗口、桥梁、阵地、枢纽”四大作用。

    (一) 工作平台建设

    加强与中央、国务院各部门的联系,把联络处办成一个对外联络的桥梁是联络处的主要工作。为此,我们不怕麻烦,不怕吃闭门,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广交朋友 23工作人员开来继往,共跑了上百个部门和单位,使阿盟与中央、国务院各部委的联系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逐步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工作网络平台同时,与中国银行总行、建行总行、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及中科院、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新浪网等相关媒体建立了良好的联系网络;与北京市市委、政府及相关委办局、北京朝阳区、石景山区及各地区驻京办事处、联络处建立了友好关系。开展了各项工作从吉兰泰碱厂、孪井滩引黄灌溉工程阿拉善地区生态治理,旅游、其他工业等项目请、建设,到阿拉善盟盐化工、煤化工、金属矿产等优势产业项目的集群申请备案、“中国秘境—阿拉善”这一旅游品牌的宣传推广等工作,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效,为阿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二)宣传阿拉善

    联络处紧抓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利用“阿拉善旗建旗300周年”、“阿左旗举办第六届全区民运会”;“额济纳土尔扈特部回归300周年”等活动载体,积极向北京市和中央各部门宣传阿拉善的经济和生态建设情况,充分展示阿拉善的地理风情和民族文化1995年分别与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产品大世界》组合作拍摄“向您推荐产品—‘阿瑞美’低盐重质优质碱”专题片和经济半小时《今日视点》组合作拍摄了《消失的绿洲》专题片。2002年应邀为国家知识产权出版社编写了《中国古建筑文化之旅—山西·内蒙古》卷的部分稿件,该丛书已出版发行,书中收编了阿拉善南寺、北寺、延福寺、达理扎雅王府、额济纳黑城等古迹和名胜;2006年初经行署同意联络处创建并开通了《今日阿拉善》网站,详细介绍了阿拉善的历史、地理、人文和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成就。为阿拉善的对外宣传搭建了网络平台,为有志之士到阿拉善投资发展架起了沟通的桥梁。20094月—7月,联络处与阿盟国土局、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局、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在北京地铁12号线联合举办了《中国地质遗迹—阿拉善图片展》。活动在北京地铁1号线和2号线共计38组车厢内展出图片401200张。通过4个月的展示,近亿人的浏览,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效果极佳。自治区领导称赞:这种宣传方式新颖直观,点多面广,是一种创新。2012年协助行署在京成功举办“走进苍天般的阿拉善-2012年阿拉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为进一步发掘阿拉善独特的旅游资源、弘扬厚重的民族文化、展示浓郁的民族风情、推动阿拉善旅游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经济协作工作

    1、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地为内蒙古吉兰泰碱厂、阿拉善盟孪井滩引黄灌溉工程和阿拉善地区生态治理项目等工作。

    (1)吉兰泰碱厂建设  1992年10月-1996年10月,四年间联络处克服工作中的诸多困难,积极为吉兰泰碱厂在京落实每年(93--96)的投资规模和资金计划,负责碱厂进口设备的付款、报关、中转与外商的联络等工作;协助行署妥善处理碱厂与外商间的技术及有关合同项下所产生的矛盾和争议;参与碱厂5000美元贷款的管理、调剂、使用。1992年10月--1995年间,共为碱厂调剂3700万美元,调得人民币2.9亿元,收益(调出价与国家牌价之差)7523万元人民币承担了吉兰泰碱厂1992--1995年四个年度还贷煤的出口及出口创汇的原币划转工作;帮助吉兰泰碱厂向国家开发银行争取到了1000万元人民币的超规模贷款;申请减免固定资产投资方向税1100多万元人民币;向中国银行总行贷到了1994—1996四期的还本付息款共2876万美元,合人民币近2.4亿元,同时还解决了2500万元人民币的流动资金贷款。代碱厂申请注册产品商标“阿瑞美”,为“阿瑞美”低盐重质纯碱产品在国内、国外寻找市场等。

    (2)阿拉善盟孪井滩引黄灌溉工程  协助井孪指挥部、行署在解决孪井水利主体工程超概资金缺口和灌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投入大量的力、物力。用近三年多时间来跑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农业开发办、财政部、国务院秘书三局等单位。1996年在国务院秘书三局等部门的协调和大力支持下,中央给孪井水利主体工程超概安排缺口资金1000万元,灌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00万元,林业投资80万元。199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又为滩工程安排灌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50万元林业投资80万元;免交电力建设基金950万元;1998年再争取各项资金230万元。积极协调井滩电价问题。孪井滩灌区电价问题,涉及内蒙,宁夏两个供电营业区的划分和互供电价等问题,矛盾突出,难度很大。1999年10月19日,宁夏电力公司因内蒙古电力公司欠付供电差价,停止向孪井滩灌区供电。全灌区漆黑一片,生产停业,人畜饮水发生危机,使两年来先后搬迁到孪井滩的近万名生态难民,人心浮动。10月25日行署领导和内蒙古电力公司与宁夏电力公司进行协商无果后,行署主要领导电话向联络处授权:立即向国家有关部门报告,反映情况,要求国家协调解决。联络处,迅速向国家计委价格司作了汇报,请求国家协调,尽快给予妥善解决。国家计委价格司的领导对此事非常重视,先后召集司能源价格处和国家电力公司,听取联络处关于孪井滩情况的汇报,制定了有关措施。价格司韩慧芳副司长亲自协调,一面通知内蒙古物价局与内蒙古电力公司协调差价;一面要求国家电力公司通知宁夏电力公司尽快恢复孪井滩地区的供电。经过多方努力,10月27日晚8:30时,宁夏恢复了井滩地区的供电。同时,解决了两个营业区互供电价价格和互供电价价差的摊销问题。

    (3)阿拉善地区生态治理项目  1995年8月10,在行署的大力支持下,联络处与中央电视台经济部经济半小时《今日视点》组合作,拍摄了《消失的绿洲》专题片。该片共六集1小时,是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反映自然环境恶化的专题片。从11月12日至11月17日分6次播出。该片播出后引起了中央领导和环保专家的极大重视,同时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国家环保局将片子全部考录下,又组织全局司局级领导观看;国家计委通知农经司、国土司、投资司有关同志收看;国家计委国土司潘文灿副司长,要求内蒙古在上报文件时附上此片。联络处将该片考录后,按盟委行署要求送中科院、林业部治沙办、国家科委等部委观看,专家和部委领导们普遍认为:阿拉善生态环境已到了必须抓紧治理的地步,国家应从战略高度认识治理这一地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坚决而有力的措施,保护好绿洲,制止这一地区生态的进一步恶化。此片的播出。增大了要求国家治理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的力度,为其治理工作创造了很多的有力条件。

    在阿拉善地区生态综合治理工作中,联络处发扬“盯看”“死守”精神,积极配合行署做好国务院赴阿拉善地区生态考察团和中科院院士专家考察团的联络及后续几年来的相关工作。1996年国家计委通过地矿部下150万元,委托其对阿拉善地区的水文地质进行勘探;财政部通过国家环保局下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前期补助费100万元。1997年国务院审批了《阿拉善盟国土总体规划》、《黑河干流(含梨园河)水量分配方案》;阿拉善地区生态监测站项目启动;贺兰山列入自然保护项目1998年阿拉善左旗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建设示范旗县;额济纳天然胡杨林天保工程澳援项目启动国务院参事王秉忱、吴学敏对阿拉善盟生态环境进行考察后,形成的《关于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三点建议》上报后,朱镕基总理、温家宝副总理作了重要批示,要求国家有关部委研究处理,等等。1998年盟委委员、常务副盟长张志诚同志,在联络处上报的年度总结上批示:“联络处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九八年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值得表扬。希望行署办加强对其领导,使他为我盟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1999年额济纳旗被正式列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旗;国家水利部以水人教(1999)104号文下发《关于成立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黑河流域管理局的通知》,进一步推进黑河分水进程。1999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一行对阿拉善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蒋正华对阿拉善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提出32字要求:“统一认识,深入研究,科学规划,综合开放,国家扶持,各方支持,自力更生,长期奋斗”。2000年阿左旗列入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县旗;阿右旗列入国家河西走廊找水工程县(旗);阿拉善国家沙区苁蓉产业开发项目启动。2001年阿拉善左旗被列入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旗);国务院批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国函[2001]86号),黑河分水方案得到了进一步落实,额济纳河终于流来生命之水,至2002年7月,干涸10年的东居延海终于再现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水量已达1100万立方米,水面18平方公里2002年由国家立项的黑河下游额济纳旗绿洲抢救与生态保护工程开工,建设项目由生态和水利两大工程组成,建设期限为3年,总投资为4.9975亿元。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额济纳旗胡杨林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阿盟被列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成为全国5个地级示范区之一。2006年,协调北京林业大学与额济纳旗合作项目《极端干旱绿洲植被恢复技术与市范》的验收及续签工作;帮助《阿拉善盟生物多样性》项目寻找和筛选外方合作伙伴。2007年初,中国科学院院士咨询项目《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生态困境与对策》,经联络处与院士工作局近两年的不懈努力,由中国科学院正式立项启动。鲍常青盟长在联络处给行署的报告上批示:“驻京联络处人员虽然很少,但在信息收集、联络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此类软件工作主要是为了宣传阿拉善,在高层引起关注”,并亲自给联络处写信,代表行署向院士们问好,要求赵河彦同志向院士转达阿盟的谢意。项目经过两年的考察、研究、论证等工作,于2008年底形成《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生态困境与对策》。报告上报国务院后,引起中央和自治区领导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刘延东、马凯和自治区巴特尔主席、任亚平副书记均作了重要批示,为进一步推动阿拉善地区的生态治理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2、强化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为阿拉善地区的企业和单位在京业务提供帮助和服务。

    联络处设立之初,积极帮助盟内企业拓宽产品销售场,参与企业在京建“点”,将阿盟特优产品打入北京蓝岛大厦、城乡贸易中心等大商场;向国内企业、单位和外国驻华机构分送“诺尔红”花岗石、太西煤、“阿瑞美”低盐重碱等样品,介绍产品,寻找市场。同时,向世人介绍阿拉善,宣传阿拉善,不断提高阿拉善的知名度,为全盟招商引资牵线搭桥,为阿拉善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1996-2009年,联络处以“勤”为先,积极配合盟委行署有关领导及盟旗相关部门,先后为阿左旗黄河堤防项目、草畜种子工程和南寺文化设施项目;阿左旗苁蓉集团药号审批项目和国家沙区沙产业开发项目的争取;全盟生态公益林补偿、草原补奖资金的争取;阿右旗节水项目和卡顺塔塔铁矿技改国家补贴;吉盐化集团可转债、兰太股份公司股票上市及兰太股份公司呼药厂新增甘草片的争取;吉盐化集团改制重组、中盐吉盐化集团公司PVC项目资金筹措;太西煤集团公司古拉本地区灭火工程、活性炭项目和长山电厂的审批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了其特有的作用。共配合盟里争取国家资金3.6亿元人民币(不包括澳援项目和全盟生态公益林补偿、草原补奖资金)引进投资97亿元;2000--2004年,配合盟领导及有关部门先后为阿拉善报社、盟公安局、盟旅游局、盟广电局等向财政部、国家旅游局争取机关自身建设资金,并取得很好的结果。

    积极为阿拉善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提供服务。2006-2008年间,联络处根据与阿拉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达成的工作协议,先后帮助管委会对开发区生态走廊、道路绿化、中央公园、那达慕公园、城市社区公园、城市公园等80多公顷项目的设计和黄河湿地公园300多公顷项目的规划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协助开发区做了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校区规划、设计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为管委会做好开发区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公用项目前期的论证和设计招标等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服务工作。

    2012年4月18日,联络处积极协助盟行署在北京内蒙古大厦举办“阿拉善盟2012北京大型招商项目推介会”,吸引了包括中铁资源集团、神舟集团及中节能LG等在内的近200家中外知名企业参加,现场签署投资合作项目9个,协议引资金额达791.56亿元。同年11月协助行署与庆华集团、中科招商在北京内蒙古大厦举行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三方分别签署了煤炭分质综合利用及多金属采选冶炼加工一体化,阿拉善盟中科和硕股权投资基金和阿拉善盟精细化工高新技术孵化园等3个重大项目的合作协议;配合阿盟与中科院北京分院的对口支援项目合作洽谈签约等工作。2013年协助阿左旗在北京佰汇古玩城举办“佰汇第三届宝石奇石文化节暨阿拉善彩玉(玛瑙)展销会”,并协助阿盟行署、阿左旗人民政府、阿左旗敖伦布拉格物流产业园区项目和阿拉善华鸿沙产业科技产业化园区项在京的招商和项目推荐工作, 2012--2015年,全盟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86项,协议引进资金共计5727亿元。其中:86个签约项目中已开工建设或开始实施,开工率达到20%,积极促进了相关项目的落地和实施。

    (四)社会协作工作。

    “双向服务”搞好与驻地政府的关系,是联络处的一项重要工作。1993年、2000年在联络处的积极倡导和协助下,阿盟行署分别与北京朝阳区、石景山区等,正式签订了友好协议,建立友好盟区。积极促成阿盟与朝阳区、石景山区高层领导组团10余次互访,先后建立“手拉手”学校六对,计生互助协作单位两个,进一步推动两地政府间的有关经济协作、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支持和相互交流。1996年朝阳区出资90万元“共建朝阳路”(乌巴路109公里处至北寺);1999年石景山区向阿盟捐款共计100万元,分别用于额济纳旗生态公园建设和阿盟民族中学的现代化教学建设;协助阿左旗高级职业学校与北京市丰台区看丹中学进行联谊,实施联合办学,并与北京西南物流中心签订了定向分配合同,首创了阿盟职高毕业生,跨地区分配就业的新模式。2007年,联络处积极配合盟大庆办筹办60周年庆祝活动在京的相关工作;协助盟委行署两办在京举办“清华大学阿拉善盟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和“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暨阿拉善籍在京工作学习人员联谊会”;发起并积极支持北京内蒙古企业商会的筹建、成立和发展工作。2012年承担阿盟在北京内蒙古大厦举行的“北京•阿拉善2012同乡联谊会”,会上盟党政领导与在京工作、生活的阿盟籍及曾在阿盟工作过的近百位嘉宾欢聚一堂,叙乡情、话友谊、谈发展,共同展望家乡和“第二故乡”阿拉善的美好未来。2014年协助中国阿拉善沙漠挑战赛在北京举行的启动仪式,意在通过越野赛事与慈善公益的结合,为西部及阿拉善盟的教育事业奉献爱心。

    此外,2002-2008年联络处为石景山区先后引进项目三个,引进驻区企业15个,注册资金合计达3.2亿元。组织内蒙古、山东、江苏等16家北京企业商会到石景山区进行商务考察和洽谈活;协助石景山区政府邀请重庆、安徽、黑龙江等13家企业商会,组团参加“2007北京重阳登高节暨石景山区第七届北京重阳登高节”活动,为石景山区旅游事业的发展和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石景山园的招商引资工作提供服务。得到了石景山区领导和区有关局处的高度赞扬,增进了石景山与阿拉善两地间的友谊。

    (五)信息工作。

    联络处自成立以来,非常重视搜集国家的有关政策信息与动态,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自筹资金于1993年创办了《北京信息》,与新华社信息中心、北京市政府信息中心等建立稳定的信息网络,至2009年6月底共发行420期,近400万字。同时还编发《重要政治经济快讯》、《经济决策》,近600万字,为盟各级领导提供有很高参考价值的信息。2006年在盟委行署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创建并开通了《今日阿拉善》网站,开创了自治区驻外机构建网并独立运行之先河,得到了盟领导和自治区领导的高度赞赏。《今日阿拉善》网站,详细介绍了阿拉善的历史、地理、人文和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成就10年来联络处通过不断更新的网页平台,宣传阿拉善、服务阿拉善。2006-2015年12月,共计上传阿拉善动态12333条,区内动态8360条,北京动态10950条,各地动态11501条,国家部委信息8990条,健康导航336条;政策法规181条;招商引资236条(含更新);上传图片660余幅。积极宣传阿拉善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阿拉善的旅游宣传起到了积极作用,得到了盟主要领导的肯定和点赞。

    (六)信访工作(2009年6月止)。

    联络处自2004年接受信访工作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信访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切实加强了对信访工作的领导,实行“一把手”责任制,逐步完善了驻京信访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各项接访制度。根据阿盟在京信访稳控劝返工作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在“稳控、劝返等工作职能的基础上,前移延伸驻京信访工作职能,以督促群众来访问题的彻底解决和从源头上预防群众进京上访事件的发生。阿盟在北京的劝返工作做到了:领导高度重视,信息渠道畅通,切实履行职责接得快,稳得住,送得走的工作要求。为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71月,盟委委员、秘书长张宽治对联络处2006年信访工作的批示:联络处工作应予充分肯定

    200712月,盟委副书记、盟长陶健对联络处2007年信访工作的批示:“驻京办事处做了大量工作,应予表扬,并继续与有关方加强沟通协调,保证各类上访在京的化解”。

    (七)接待服务。

    1992—2009年上半年,联络处克服接待硬件差,经费短缺等困难,主要以借力开展各项接待服务工作。如:积极与北京44家宾馆、饭店、经济型酒店和5家票务中心等建立关系,签订协议等。2009年7月后,随着联络处车辆、人员的增加,办公条件和接待环境不断改善,联络处主要提高接待服务质量为抓手,在工作中,牢牢把握优质服务这根主弦,力求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一是严格规范接待程序。在接待过程中,严格按照接待规则和流程图操作,实行规范化、程序化服务,确保工作高效、有序、有条不紊。二是细化接待方案。无论是贵宾接待还是常规接待,都要制定详细的接待方案,让每一位参与接待的工作人员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做到责任到位,有的放矢。三是突出接待重点。在每次接待任务下达之后,都要明确接待的主要对象以及服务的重点项目等,便于对重点对象实行一对一的细致服务,保证整个接待活动万无一失。23年来,联络处认真完成了每年“两会”和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等代表的接待任务;努力地完成了各批在中央党校学习领导的服务工作;为各级领导及各界群众来京看病就医,联系医院等提供方便和服务;为阿盟来京学习考察、赴国外各类学习考察团等提供接待服务。还为阿拉善盟劳务输出,在京务工经商人员的管理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

    (八)机构基础建设

    联络处自92年成立至2008年,共得到盟财政拨款总计140万元,形成固定资产28.4万元。在硬件建设上只能维持,不能发展。2009年起至3月份,联络处先后增配接待用车两辆,人员增至4人。为进一步完善联络处的硬件设施,改变“有车有人,无场所”的工作环境,2009年3月24日,经盟长办公会议研究,由盟财政出资近1921.22万元,购买了位于海淀区北蜂窝甲18号中雅大厦C座7套房屋,总建筑面积1128.78平米,地下停车位4个。6月初已基本完成了房屋装修的设计和前期工作。经过联络处全体人员近6个月的不懈努力和工作,完成了新购办公用房的装修和验收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于当年8月18日,正式迁入设施齐全的新址办公。从根本上解决了联络处长期以来居无定所的困窘局面,为联络处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职责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九)工作成绩

    联络处23年来的工作,得到了内蒙古驻京办、盟委行署各届各级领导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工作考核和获奖情况如下:  

1、获阿盟行署办奖励

    1993年工作目标考核,获阿盟行署办二等奖;

    1994年工作目标考核,获阿盟行署办一等奖;

    1997年工作目标考核获行署办“先进集体”奖;

    1999年工作目标考核获行署办“先进集体”奖;

    2010年工作目标考核获行署办“先进集体”奖;

    2011年工作目标考核获行署办“先进集体”奖

2、荣获阿盟盟委行署奖励

    2007年荣获中共阿拉善盟委员会、阿拉善盟行政公署颁发的“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活动“先进集体”奖。

3、获自治区驻京办事处奖励

    1994年,在内蒙驻京机构庆“国庆"45周年文艺汇演中荣获自治区驻京办党委颁发的组织奖;

    1997年荣获自治区驻京办党委颁发的精神文明创建“先进集体”奖;

    1998、1999年荣获自治区驻京办颁发的“文明单位”奖

    1999年荣获自治区驻京办党委颁发的“庆祝建国5 0周年、办事处成立50周年、喜迎澳门回归文艺演出”组织奖;

2012年荣获自治区驻京办党委颁发的精神文明创建“先进集体”奖;

4、获北京市奖励

    2002年荣获北京市经济委员会颁发的“二〇〇二年度驻北京联络处先进集体”奖;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甲8号中雅大厦C座12层

邮编:100038

联系电话:010-51916828 、68840938

 

撰稿人:李玉霞  电话:13641201399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