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为您服务 >      文化天地

阿拉善地区生态治理的实践与补偿机制研究


赵河彦   阿盟行署驻北京联络处

(刊登在中共阿拉善盟委宣传部编《乘长风破万里浪》一书)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阿拉善地区生态问题的描述和对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践活动的分析,探索性地对阿拉善地区区域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对策:依据阿拉善地区所处的生态战略地位,其社会效益表现尤为突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补偿能力,因此,本文认为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补偿主体应是国家即:中央政府。同时提出了阿拉善地区生态补偿的主要方式、途径和补偿网络的构建。
关键词:阿拉善地区生态    生态保护实践  生态补偿研究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阿拉善人民就充分地认识到了阿拉善地区生态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多年来,中央政府和自治区政府对阿拉善地区的生态治理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阿拉善地区的生态治理取得了很大进展。退牧还草、生态公益林补偿、天然林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态移民试点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实施,阿拉善地区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已取得良好,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通过实践为阿拉善地区进一步开展生态修复、生态保护、生态补偿展示了光明前景。同时从理论上、政策上和实践上为阿拉善地区生态治理的实践与补偿机制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平台。
    一、阿拉善地区的概况
    (一)自然概况 
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端,地理坐标为东径97°10´~106°52′,北纬37°24′~42°47′之间。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400公里,总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东北与巴彦淖尔市、乌海市相连,东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毗邻,西南与甘肃省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长734.71公里。 
    阿拉善盟地处内陆高原,属极端干旱和干旱荒漠地区,降水稀少,风大沙多。降雨量从东南部的200多毫米向西北部递减至40毫米以下,而蒸发量由东南部的2400毫米向西北部递增到4700毫米。年均8级以上大风天气50天左右。全盟绝大部分地区自然植被稀疏,地貌类型以沙漠、戈壁、丘陵等为主,境内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荒漠化面积高达22.38万平方公里,占全盟国土总面积的82.9%;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区域仅为1.65万平方公里,仅占国土总面积的6.1%。
    (二)社会概况 
    阿拉善盟辖三个旗和一个经济开发区,共23个苏木(镇)、190个嘎查(村),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口约为21.73万人。
受生态环境和地理区位等因素的制约,阿拉善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2007年阿拉善盟全盟地区生产总值111.76亿元,财政总收入18.5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59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072元。三次产业结构:4.6:68.7:26.7。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下降,二、三产业比重显著提高。虽然阿盟农牧民收入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但因全盟生态环境恶劣、地处偏僻、农牧民居住分散,生产生活成本高(就医、子女就学成本很高),实际收入相对较低,并且受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影响,生活水平极不稳定。
    二、阿拉善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
    (一)现状和主要生态问题
历史上阿拉善大部分地区是水草丰美的天然草场。近几十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全盟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在:
    一是草场严重退化,荒漠化程度加剧。额济纳绿洲面积由上世纪50年代的65万公顷退化到目前的33万公顷。横贯东西800公里的113.3万公顷梭梭林锐减至目前的38.6万公顷残林。全盟草场严重退化面积达334万公顷以上,植被覆盖度降低了30.80%,大面积的草场已无草生长。据2000--2006年7年间的监测表明,盟府巴彦浩特共发生沙尘暴47次,均影响到北京及周边地区。事实证明,阿拉善地区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沙尘源地。
    二是沙漠化进程明显加快,并呈连片发展态势。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锁边地区的固定和半固定沙地活化速度明显加快,以年均3.53万公顷的速度持续增加,并突破原有界限呈连成一片的趋势。国家林业局通过卫星监测结合地面调查发现,阿拉善地区东风航天城周边,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之间出现了3条新的沙带,这3条新沙带将两大沙漠连在了一起,乌兰布和沙漠与亚玛雷克沙漠也相继“握手”。巴丹吉林沙漠已翻越雅布赖山西北侧较平缓的区域。雅玛雷克沙漠、本巴台沙漠等低矮沙丘以年均200米左右的速度迅速移动,并相互连通。目前全盟荒漠化土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比例高达93.15%。
    (二)产生的主要原因
    生态环境的持续退化,是自然和人为因素相互迭加的结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环境脆弱,承载能力很低。阿拉善地区是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边缘山地祁连山抬升并发育了巨大的内陆河水系,地表径流携带着山区剥蚀物穿过河西走廊以后,在阿拉善高原沉积下来而形成。在干旱的大陆性气候、荒漠性的植被与土壤的背景下,由于风力的分选作用,形成了大面积的戈壁和沙漠。在“山地—戈壁—沙漠—黄土高原”系统中,阿拉善地区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因而,阿拉善地区是祁连山以北生态脆弱区的核心区。
    2、气温升高,潜在蒸发能力增强。20世纪90年代,全球平均气温较60年代上升了0.4-0.5℃。阿拉善地区观测显示,同期8个气象站的平均气温上升了1.29°C。若以温度最高的1998年与相对较低的1967年比较,全盟平均温度升高幅度为3.63℃。因气温升高造成的蒸发能力增强,尤其是冬春季节气温升高,土壤水分散失加快,土壤干燥疏松,是造成沙尘暴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3、人类活动加剧,荒漠草原长期超载过牧。由于国防建设的需要,人口和牲畜的剧增,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一是在六七十年代,由于受世界冷战局势和“左”的思想影响,特别是在当时中苏对峙环境和 “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的舆论下,阿拉善地区作为一个地处反修防修前沿的地区,在与蒙古国735公里边界线上,部署了3道防线,屯兵数十万人,竭力采集地表砂石,构筑战备设施。加上从1958年起,国家先后在额济纳地区建立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兰州军区空一、空二等基地。因受三年自然灾害和当时地理条件的局限,数十万人员生产生活所需燃料均就地取材,采烧了大面积的梭梭、红柳和胡杨。二是阿盟地区的人口由建国初期3.41万人增至2007年的21.73万人,为建国初期的6.37倍,增长幅度远大于全国2.9倍的平均水平。牲畜数量急剧上升,由1949年载畜量80万羊单位到1980年达到360万羊单位的历史最高峰。三是其它一些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荒漠草原的开垦与撂荒,大量外来人员涌入,搂取发菜,掠夺式地樵采和滥挖中药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现代交通工具在草原戈壁上任意穿行,采集戈壁砾石等行为,改变了原始地面覆盖方式,破坏了相对稳定的戈壁表面,导致了生态系统失衡。
    4、黑河流域中游大量截取水资源,向下游输水量大幅度减少。从黑河中下游分界断面的水文观测显示,20世纪50年代过水流量为12.24亿立方米/年,进入90年代逐年减少至3.46亿立方米/年。1992年只有1.83亿立方米/年。2000年启动黑河干流水量联合调度工程,使进入下游的水量有所增加。截止2006年11月10日,七年共计实施集中调水21次,累计为额济纳旗(狼心山水文站)调入水量32.45亿立方米。但按照国务院分水方案,七年来正义峡水文断面下泄水量仍然有较大数量的欠账。
    三、阿拉善地区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
    (一)转移发展战略
    通过对多年实践经验和教训的总结,阿盟盟委、行署在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三沿”战略即:“沿山发展战略”、“沿路发展战略”、“沿河发展战略”。90年代末期在探索、实践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适度收缩,相对集中”的“转移发展战略”,并将其作为全盟生态治理、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转移发展战略”核心内容是:农牧业向绿洲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转移发展战略”的内涵。逐步形成了工业向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水、电、运等优势的园区集中,人口向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有利于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城镇集中,劳动力重点向二、三产业集中的发展思路,并将其作为减轻生态压力,促使自然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指导方针。
    “九五”以来,阿盟的苏木镇由44个撤并为23个,截止2007年底,全盟累计搬迁转移牧区人口7366户25254人。通过对牧业人口的转移,减少了32%的草原载畜量,使4400万亩草原得到了休生养息。为保证转移人员生活水平的稳定提高,政府出台了统筹城乡就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户籍管理和最低保障、教育补贴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到2007年底,全盟已基本实现农牧民养老保险、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全面覆盖。盟旗各级党委政府,将充分发挥政策驱动和政府引导的作用,尊重群众意愿,进一步加快农牧区劳动力的搬迁转移步伐,实现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移民增收、社会稳定和迁出区生态环境有效恢复的目标。
    (二)生态修复治理工程
    1、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自2002开始,阿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