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为您服务 >  理论周刊   

 

理论周刊       (第007期)     总第031期
 
阿盟行署驻北京联络处主办                 2007年04月02日
-------------------------------------------------------------------------------------------- 
谈干部必须解决好的四个问题 
 
杜德印  北京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既是各级党组织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每个领导干部自身的重要责任。干部素质能力的提高有一个如何发挥每个干部的主体作用,调动激发干部自身提高的内在动力、潜力和积极性的问题。每个干部要认清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着重解决好四个方面的认识问题:
  如何正确认识职务与职责的关系
  职务的本质是职责。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来源于人民。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代表人民掌握国家权力、配置国家资源。同时,权力是履行职责的条件。不能把职务简单地或者仅仅与个人的地位、权力、利益、甚至是荣誉放在一起,而应该与职责、责任、事业、服务对象联系在一起。要明确职务的本质是职责,权力是履行职责的条件。每个干部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不仅是组织的信任,更重要的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是一个郑重的托付,把一个重大的责任托付给了我们,让我们去管理和推动某个方面的事业,这样我们才会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认识到伴随着责任的考验和挑战甚至是风险,才会诚惶诚恐、兢兢业业,有提高自己能力素质的自觉性。相反,如果把职务当成个人地位、权力、利益的标志,就看不到事业、责任、使命对我们提高素质、能力的要求,就不会有这个自觉性。有些人就会走其他途径甚至是不正当的途径来获取职务,有了职务以后也不能正确地行使权力,不能有效地履行职责。有些人就会在职务晋升无望的时候,心理不平衡甚至失衡,失去自我提高的动力。所以,每个干部要正确把握职务的本质,为了履行好职责,为了做好自己的工作,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勇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去提高、修炼自己。
  如何正确认识个人的进步与发展
  追求自身的进步与发展是人的社会属性,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基本动力。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个人要进步、要发展是应该的,甚至可以说是必要的。只有每个人的进步与发展,才能构成整个干部队伍整体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并通过每个人的努力,推动担负的事业向前发展。但怎么认识个人的进步与发展的科学内涵?价值标准、评价标准是什么?有些干部对此缺乏全面科学的认识,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最突出也是最典型的认识误区就是,有些干部把个人的进步与发展等同于职务的晋升,有职务晋升的强烈愿望,缺提高素质的内在动力。不能不看到现在有些干部,由于没有把个人的进步与发展赋予科学的内涵、给予科学的认识,而是仅仅与个人的地位、利益、面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导致工作、学习走捷径,出现了拉关系、跑官要官等现象,忽视了最本质的素质能力的提高。的确,职务晋升是个人进步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但进步与发展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是素质能力的提高。应当把职务晋升建立在素质能力提高的基础之上,而不是之外。素质能力应该包括理论素养的不断丰富、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解决问题能力的不断提高、人格心理的不断完善,等等。要把职务和职责、工作岗位的变化和素质能力的提高有机统一起来。
  如何正确认识素质能力和正确评价自己古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知之明。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准确把握素质能力的内涵,二是科学认识自己,对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尤其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正确认识评价自己的素质和能力非常重要。领导干部认清自身的个性禀赋、学识能力、优势劣势,有利于准确把握自我定位,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判断,“知步不捷而行早,知翼不健而先飞”。价值观是否正确、方法是否科学、知识功底是否扎实、理论素养是否深厚,这些都是基础性的,都要在工作实践中转化为认知、分析、判断、决策、执行、创新能力。认清什么构成领导干部个人的素质能力基础和如何实现有效的转化,就能够对自己有准确的判断,既看到自己的长处、特点和优势,也能看到自己的短处、差距和不足。
  如何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问题
  对领导干部来说,能不能正确对待名、权、位,是一个十分现实的考验。应该说,绝大多数领导干部的心态是好的,能正确对待名利、地位,正确对待自己的进退留转。解决进退留转问题,关键是依据岗位职责来选择合适的干部,最大限度地解决干部的素质能力与岗位职责的匹配度问题。如果把干部的调配管理完全看成利益的调整,这样既实现不了公正,也保证不了资源配置效率,还会造成一些干部心理不平衡,少数干部甚至心理焦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从个人角度来说,要正确对待,多从事业角度来看,多看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这样就会心态平和,能继续保持自己奋发向上的良好心态,不会因一时的失意就自暴自弃,不再进取。要认识到进退留转对每一个干部都是现实的问题,也都是一时的问题,而提高素质能力则是长期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不断提高自己,我们进步成长的道路就会越来越顺畅。

 
前沿话题 

 
民生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   
  
  主持人:黄月平

  话题缘起:
  近年来,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07年“两会”最大的热点和亮点之一就是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民生问题。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民生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的根源是什么?当今的民生问题具有哪些时代特征?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哪?请看专家的评说——
  从民本位到人本位的历史性转变
  主持人:在我国历史上,也不乏重视民生问题的传统,那么,该怎样正确认识这个传统?我们今天重视民生问题,跟过去有什么不同?
  郑功成: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进步程度和政权兴亡。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尚书·五子之歌》中所说的,它构成了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而《管子·霸业》指出“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左传·庄公三十三年》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孟子·梁惠王下》则提出“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尽天下》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议论,亦客观反映了古代先贤对民生问题的重视。
  然而,翻开历史典籍,却发现民生问题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很少受到过真正的重视,反而,民不聊生似乎成了中国历史的一种常态,官本位的文化更是积淀得深厚,且异常深厚。只有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民生问题才真正受到关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即是毛泽东同志倡导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的,但遗憾的是“文革”等政治动乱和计划经济对生产力的束缚,国家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获得发展,解决民生问题的成效在计划经济时代也并不很大,所以,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依然是共同贫困的局面。改革开放20多年来,民生问题受到普遍关注,20多年改革开放的进程,其实就是不断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的过程。小平同志对此有很多讲话,其中明确提出要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重要标准,强调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更是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享,利为民所谋”日益深入人心。我们看到并正在体验着我们国家从官本位到民本位,从民本位到人本位的历史性转变,这种观念的变革和发展理念的革新,正在引领着我们国家迈向现代、文明、进步的全新发展阶段。
  时代变化催生民生问题
  主持人:跟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相比,谁也不否认,国家富强了,民生也不断得到改善,可为什么计划经济时代民生问题不突出呢?该如何看待民生问题的时代特征?
  王长江:在当今时代,民生问题越来越尖锐地摆到执政党的面前,是因为新的时代环境向执政党提出了新的要求。众所周知,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各种各样的复杂原因,我们照搬了苏联那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不能否认搞计划经济有当时的合理性,但是实事求是地说,计划经济对民生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在逻辑上是矛盾的,在实践上是缺位的。最为明显的一点是,计划经济在宏观上强调公众的整体利益,微观上实际否定人们的利益,把人们对利益的正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